中国加入WTO后,撞击着海南农垦的传统产业——橡胶业。“入世”后橡胶进口关税减低,配额逐渐减少直至取消,加上海南农垦天然胶价格比东南亚等国高,进口胶如同脱缰的野马挤占国内市场,使得海南农垦橡胶产业雪上加霜,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。如何应对“入世”挑战,有专家认为,只有使产业升级换代,更新机制,才是解决海南橡胶的根本出路。
找出问题结症,对症下药
海南省农垦八一农场直属党委书记李建强近日说,海南省是我国橡胶的主要生产地,农垦总局1957年建立至今,以种植橡胶为主。橡胶产业不仅支撑着农垦100多万干部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,同时也肩负着国家工业、国防建设等项重要使命。但长期以来的单一产业,束缚了农垦的经济发展。
李建强认为,目前海南农垦橡胶产业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,一是品种杂,橡胶产出率低。农垦第一第二代橡胶普遍存在刀耕火种、品种杂乱、粗犷抚管等问题。目前新植标准化胶园尚未服役投产,胶园梯阶结构失衡,产出总量偏低,投资效益不高。二是成本高、市场竞争力弱。国有农场内部管理机构庞大,管理人员众多,社会负担重,致使农垦干胶成本均达9000元/吨以上,其中,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各占50%,与东南亚各国胶价相比都相差很多。三是粗加工,商品效益差。目前,海南农垦垦区都是原料产品初加工,还没有形成大的橡胶制品深加工生产线,难以提升橡胶产业价值。
发挥橡胶优势产业,促进企业升级
在谈到如何发挥现有橡胶优势产业的问题时,李建强说,橡胶作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,作为一种多用途的经济树种,可取代低效的热带稀树、灌丛、次生林。他认为,必须加强橡胶产业化建设,促进橡胶产业升级。
一是通过科学植管,培育综合投产能力。对橡胶开荒、选育种、防病保苗、营养调配等生产环境,全面实行优化,做到良种化、标准化、基地化。
二是通过推广新割制,提高生产效率。提高人均割胶数量,提高人均产值,提高人均收入,减少人工费用。
三是通过橡胶产权制度改革,更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。通过把橡胶园转让经营和租赁承包给职工个人,使橡胶从“国有”的一统天下转为私有民营,可以大量压缩农场场队两级非生产人员,减少附加在胶农身上的各种费用,减少物化劳动成本,从而提高橡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四是通过建立新型的胶园农业结构,最大限度地提高胶园产出率。尤其是通过建立新型的胶园农业结构,改善胶工的务农条件、充分利用人力、地力、技能、资金等生产条件,做到人尽其力地尽所用,提高抗击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承受力,稳定以橡胶为主体的生产秩序。
五是通过建行业集团,促进企业升级。首先要合理配制资源,相应集中胶乳,统一加工。其次建立若干个新产品加工基地,引进技术,开发国内外商用民用新产品,实现垦区干胶生产、产品深加工、产品贸易规模化、集约化联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