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日前在深圳指出,我们在进行产业升级时,一定要注意保持自身的优势,千万不能高不成、低不就。
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前几年主要来自于日本,集中在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加工组装方面,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中也伴随着工业化程度提升、地价上涨、工资提高,劳动力成本也就没有了优势。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不是很明显、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又为新兴的国家所代替的情况下,东南亚国家出现了一种高不成、低不就的产业结构,经济发展逐渐丧失竞争力。
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将成为新的“世界工厂”。具体说来,有三种形式:一种是来料加工企业,外商提供样品、设备、材料,在我国进行组装;第二种是以生产制造为主,主要机构不在中国,中国只是一个生产基地;第三种是研发与制造相结合,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与品牌,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份额,能引导潮流。
应该说第三种类型是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的,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,目前这三种类型我们都不能排斥。
在传统产业改造中,有人认为中国没有一家制造业进入世界500强,因此提出要建中国自己的工业“航空母舰”。有的省市甚至提出要把许多的小企业通过兼并组成大集团,进入500强。
如果这些中小企业的产业没有关联,就会出现有规模、但没有规模经济的现象,销售额上去了,效率却不可能提高,成本也不可能降低。
在目前我国的制造业领域,要想做大首先就要做小,只有先做小了才可能做大。在国外的制造业领域,一些为大型集团做生产配套的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好。因为他们从事的是高度专业化生产,可以取得小企业大规模的效果。企业很小,但生产的规模很大,生产的某个产品在全世界市场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。
|